雷曼兄弟引發的「美國金融機構連鎖倒閉」,演變成「跨國金融機構連鎖倒閉」,吐嘈王非經濟學家,但用粗淺的知識想:家業將本求利,誠信經營的金融機構,怎麼會會在一夜之間,成為泡沫,但倒霉的是「善意的投資人」?更荒謬的是,即使不相干的納稅人及其後代子孫,也要為這種風暴,付出些許代價。這不公平但又無人負責的現象,就是吐嘈王凸槌走廊看版所要揭櫫的無奈。
台灣的十信案、小農會案、中興銀行、中華銀行、寶成銀行事、慶豐銀行、、、、其倒閉的原因歸究於一個,說好聽:「企業雄心」,說包裝點:「信用擴張」,說難聽是:「貪」,說的毒一點是:「騙」。上述銀行的倒閉,都有一共通點:
1、經營者幾乎都可逃避法律責仁。(唯一「十信」的蔡辰州服刑不久,保外就醫,死於自家醫院,外傳疑雲重重)。
2、投資者損失自付。
3、經營不善銀行的虧損,由政府(納稅人)買單。
4、經營者或擁有者,全部都曾經與國家元首關係良好。
5、政府監督、研考、管理部門,無需檢討、沒人負責。
6、所以今後類似情況一定會再發生。
美國這次金融風暴,其原因,吐嘈王非經濟學家,不討論,但美國處理的方法,原則上,對國內,大至還是用政府(納稅人)的錢解決,對國際,美國就是王又曾,皮漏捅大了,兩手一攤,世界各國對美企業投資損失,自行負責,但對美國的抒困,還不得不配合,因為金融市場經濟越自由的國家,被美國綁架的越緊,「不聽話,大家一起死!」。所以世界各國投資美國金融商品的人或公私金融機構,全成了「呆胞」。
話說重頭,將本求利,誠信經營的金融,是「經濟穩定」的不二法門,就好像「勤儉持家、量入為出」是中國傳統理財的「信條」但這道理大大違反了所謂「凱因思經濟理論」;追求「經濟成長」是任何國家執政者的「保證書」,「經濟成長」最大敵人不是「沒有錢」,而是「錢沒有流通」,「錢沒有流通」罪魁禍首是小民「有錢捨不得用」,富人「有錢不敢投資」。為什麼會這樣?小民收入艱難,當然量入為出。富人怕被騙,或說好不容易騙來的,怎能輕易被騙走?如果大家以「經濟穩定」為首要信條,也就是「資本利得」與「勞力利得」平衡,一方面「將本求利」,一方面「節儉度日」,走出「經濟成長」的迷失,才能走入「節能減碳環保」的價值觀。
否則等到大部分小民餓夠了,富人財產縮水到心痛,富人才會開始小心,拿一點錢來將本求利,開始創造就業機會,或將財富貸出收些利息,小民能得到一些「活口」的收入,就拼命工作,努力掙錢,而且省吃儉用,這種服務「資本家」,賺來的錢,沒有流通(回流到資本家),經濟怎麼會成長?於是資本家開始包裝「黑心金融商品」出售,這種「以合法掩護非法」的法律邊緣行為,沒有政治人物的配合,如何得逞?於是像王又曾之流掘起,他們買通政治的奧援,再利用小民健忘的「貪念」,在追求「經濟成長」的泡沫下,開始玩金錢遊戲。
一旦面對經濟熱浪,權貴總是忘「過度信用膨脹」、小民也忘被大企業宰割的教訓,富人不擇手段,賄賂統治階層,在統治階層放任下,開始大量包裝『黑心金融商品』,欺騙小民消費!小民利慾薰心,當然掉入陷阱。如此泡沫開始越吹越大,直到破滅。(吐嘈王認為從股市、債市、衍生性金融商品都是『黑心金融商品』)以一國而言,即使如經濟蕭條,朱門還是酒肉臭,小民只好做餓死脬了,以國與國之間而言,強國富國在國際上輸出毫無信用的『信用膨脹商品』,可以不必付出任何「品管」責任?弱國窮國上當受騙,只有自認倒霉?!這不是「國際王又曾」是什麼?
吐嘈王非經濟學家,不知道如何解決這個經濟問題,但提醒窮人及被統治者一個哲學定律:專制政體、民主政體沒有矛盾。社會主義、資本主義沒有矛盾。白人、黑人沒有矛盾。東方、西方沒有矛盾,西方宗教、東方宗教沒有矛盾。大陸、台灣沒有矛盾。本省人、外省人沒有矛盾。藍、綠沒有矛盾。矛盾只有兩個:富與貧,有權無權,其實它們是雙包胎。所以當我們選出統治者後,除非繼續握住手上的鞭子!否則不要指望政治人物會站在窮人及被管理者一邊!至於國與國之間,那窮弱之國奈富強之國何?!119事件,事出有因吧!?